錢塘江現(xiàn)罕見傳說中的“丁字潮”

昨日下午3時,蕭山聞堰觀潮點,出現(xiàn)罕見的“丁字潮”景觀。 記者 董旭明 攝
馬良,39歲,安徽人,昨天下午2點多,他騎著電動車,一路從錢江三橋追著潮頭,直到濱江區(qū)與蕭山聞堰交叉處的堤壩邊才停下了車。一來,今年的潮水好大好看,二來,他是來當(dāng)義務(wù)“喊潮人”的。馬良的吆喝聲很響,伴著潮水聲,傳出好遠(yuǎn)。
昨天是農(nóng)歷八月初二,蕭山觀潮城附近江段的潮水涌高已達(dá)1.5米,超過了今年農(nóng)歷七月十八的潮涌。水文專家說,八月初二本身就是天文大潮日,加之臺風(fēng)“南瑪都”的影響,在今年豐水期江道被刷深的情況下,潮水才會這么大,甚至有可能超過傳統(tǒng)觀潮日八月十八那天的潮涌。
記者昨天從杭州市防潮辦了解到,根據(jù)今年的水文狀況,觀賞性較強的一字潮、交叉潮和回頭潮都有望在錢塘江沿線出現(xiàn)。甚至,在濱江半爿山附近江段(靠近戈雅公寓)還出現(xiàn)了罕見的“丁字潮”。(來源:新華網(wǎng)、中新網(wǎng))

這是8月19日從浙江海寧市鹽官鎮(zhèn)占鰲塔上拍攝的錢塘江大潮。新華社記者韓傳號攝
“一方面是潮水好看,一方面一定要加強防潮安全,我們今年檢查江堤邊上的巡查工作,主要是搞突擊檢查。”市防潮辦主任山錦堃如是說。
外地的好心人,每天騎車“喊潮”
昨天下午2點10分,潮頭涌到了錢江新城的城市陽臺。矗立在江水之中,兩根紅白相間的水文柱,霎時就包裹在潮水之中,5分鐘之前還能看見它們的根部,但潮頭一來,江水幾乎就齊腰了。借助約8級的風(fēng)勢,潮水一路拍打著江堤,向上游涌去。遠(yuǎn)眺錢江南岸,一輛巡防車慢慢地開著,始終保持行進(jìn)在潮頭前方。防潮辦的工作人員說,那是工作人員為了確保觀潮者的平安。

8月19日,錢塘江大潮從浙江海寧市鹽官鎮(zhèn)的占鰲塔前涌過。新華社記者韓傳號攝
記者一路也隨著防潮辦的車“趕潮”,在錢江三橋附近,我們見到了義務(wù)“喊潮人”馬良。
馬良說,自己從安徽到杭州來打工才幾個月,剛開始他對潮水也沒有概念,但是看過幾次之后,也聽本地人和媒體介紹,發(fā)現(xiàn)潮水的確好看,但也很危險。
“我現(xiàn)在幾乎每天都騎車過來看潮,一般保持在15到20碼的速度就可以趕上。”馬良一邊騎車,一邊高聲吆喝,提醒觀潮人不要走下江堤。“我叫起過一對小情侶,真是危險,潮水都到眼前了……”
防潮辦的工作人員說,像馬良這樣的義務(wù)“喊潮人”還有不少,他們特別希望外地來杭的游客和打工者都像馬良這樣多了解一點潮水知識,那樣的話危險就會少許多。
三種潮水奇觀,今年有望齊聚
杭州市水文水資源監(jiān)測總站的孫映宏是一位觀潮十余年的潮水專家。他告訴記者,今年的潮水要比去年大。“2003年以后潮水一直不大,甚至有人質(zhì)疑錢江潮是不是會消失了,其實這是豐枯變化造成的,現(xiàn)在錢塘江已經(jīng)漸漸進(jìn)入了豐水期。”孫映宏說,今年6月份的持續(xù)強降雨以及上游新安江泄洪,導(dǎo)致錢塘江江道被刷深,一旦江道深了,潮差(高潮位和低潮位之差)就變大了。
因此,孫映宏預(yù)測在今年的觀潮時節(jié),很有可能出現(xiàn)以下三種潮水奇觀:
一是“十字潮”,又稱“交叉潮”,它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江段是大缺口附近,鹽官下游以及蕭山二十工段附近。“十字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江道中央出現(xiàn)了淺灘和沙洲。洶涌而來的潮水遭遇淺灘和沙洲之后,受力產(chǎn)生變化,變成了兩股,從而形成“十字潮”。

8月19日,游客聚集在浙江海寧市鹽官鎮(zhèn)海塘觀賞錢塘江“一線潮”。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二是“回頭潮”,它在任何有轉(zhuǎn)彎的江堤處,或者有丁字壩的江段都有可能形成。“回頭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后被反射折回,撞擊“身后”的堤壩或者丁字壩之后,掀起高高的潮頭。
三是“一線潮”,最壯觀的出現(xiàn)在鹽官,但也會在別處出現(xiàn),比如昨天在城市陽臺附近就幾近形成。它形成的條件是: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
傳說中的“丁字潮”,昨天來湊熱鬧
除了以上三種,今年農(nóng)歷七月十八,防潮辦的工作人員在檢查江堤巡查時,還意外地在濱江半爿山附近江段看到了從沒見過的“丁字潮”奇觀,這種類型的潮水,就連孫映宏也沒見過。
“兩股潮是形成了一個‘丁’字的,我們不知道如何形成了這樣的奇觀。”昨天,目擊“丁字潮”的防潮辦工作人員還拿出了當(dāng)時拍下的照片。而本報記者昨天也拍下了這種傳說中的“怪潮”。據(jù)當(dāng)?shù)氐木用裾f,今年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好幾次“丁字潮”。
孫映宏說,“丁字潮”的形成原因目前還要研究。
但根據(jù)經(jīng)驗,他提到,錢塘江的江道河床變化多端,可能前一米江水還很淺,后一米就會很深,彎道較多加上潮水大小有別,以及潮波遇到類似沙洲類的障礙物反射,這些都可能是形成類似“怪潮”的原因。(記者 胡大可)